说起去美国读研,其实最困难的根本不是如何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方法,而是这个决定。在小满做顾问的这几年,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当属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普通高校职工,在找到我之前,她还是一名在985高校工作多年的教师,在国内硕士毕业后留在母校默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,没有选择这条道路的时候,很多人都会疑惑,为什么要放弃这么一个好的“啃老”的机会,是什么因素促使她会走这样一条看似艰辛而又不被理解的道路呢,对对她的初始印象就是:保守、陈旧、压抑。记得我问她想去美国读研究生的原因的时候,她并没有给我呈现一个清晰的动机或者规划,取而代之的是对所处境地的不安,年龄,父母,工作,感情等等应该都是阻碍吧,大概这其中辛酸也不足为外人道。
可能因为年龄相仿,我们相谈甚欢,很快就建立了彼此的信任,可能因为年龄的问题,其实她压力是相当大的,她的目标是美国top30的院校,不给自己留任何的退路,因为她的学历背景比较优秀,学习能力比较好,GPA也比较高,毕业后也一直未脱离学校氛围的工作,所以我当时就觉得她申请美国研究生还是比较靠谱的。
其实整个申请环节我花费精力最多的就是文书部分,她的工作经验丰富,可以撰写的素材相当多,但是由于她一直活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当中,思想被禁锢,带有浓厚的中国体制色彩,因为她有着多年的教育经验,对很多东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,美国对有想法有贡献力的学生比较青睐,所以一直在引导她通过回顾自己参与的项目,分析对自身以及各种问题的看法,从而展示申请必要性的目的。
当然,去美国读研也不是那么容易,她的经历为她加了不少分。在背景支撑方面,一直在引导她规划和方向,通过调整教改和涉外交流这两个项目,展现出她独特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向,当然也实事求是地展露了一些短板,突出国内教育的局限性,需要去国外深造的迫切性,紧扣主题进行深刻剖析,同时也展现动机、意愿和目标三个目标,展现出一定的创新能力。由于平时跟她沟通的比较多,也比较了解她的情况,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,摒弃了很多不必要的内容,经过反复的修改和细节确认,根据不同的院校的情况,最终确定了比较适合她情况的还算比较成熟的几套文书,也在申请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。
其它的一切考试照常进行,她还是很努力的,身上的拼劲丝毫不输于于年轻人,通过她的那份坚持,也都取得了很棒的成绩。最终经过漫长的等待,一番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,她心仪的院校纷纷抛出橄榄枝,最终被她最心仪的学校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录取,在备考这半年多的日子里,她的心态和思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我从心底里为她高兴。
很多人说她这么大年纪还能申请的上美国研究生,是不是被“潜规则”了,其实这份成功大家都心知肚明,无关年龄,就靠心中的那份坚持,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太多东西羁绊住,却忘了究竟为什么出发。希望每一个在梦想道路上追梦的人都可以走的更远,愿有前程可奔赴,亦有岁月可回首,如此,便是不负此生。
点击收起